他们的呼吸不自觉地变得急促,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之前在西军大营中,童贯获知了辽国内部可能生乱的消息后,犹如嗅到血腥味的猛虎,立刻精神一振。他当机立断,迅速召集了一众部将,在中军大帐中展开了激烈的商讨。
种师道,那位久经沙场、智谋过人的老将,目光如炬,坚定地支持北伐的提议,他们深知这是大宋收复燕云之地的绝佳时机,一旦错过,不知又要等待多少年。
刘仲武也不甘示弱,认为凭借西军的精锐和士气,定能在北伐中取得胜利。
在那些宿将的推演中,北伐的计划逐渐成型。
然而,此刻看着赵佶那犹豫的模样,童贯等人心中的希望如同风中残烛,摇摇欲灭。
他们不知道赵佶在顾虑什么!
童贯微微握紧了拳头,心中暗自祈祷赵佶能够下定决心,批准北伐的计划。
辛淑献和冯瓘也交换了一下眼神,眼神中满是焦虑和不安。
殿外,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,形成一片片光影。
童贯等人静静地站着,等待着赵佶的决定,每一刻都显得无比漫长。他们的命运,以及大宋的未来,似乎都悬在了赵佶的一念之间。
“这……”赵佶轻叹一声,脸上露出疲惫与无奈之色,微微摇了摇头,缓缓说道,“还需从长计议!童爱卿有所不知,如今大宋境内多了两方大寇,若是不解决他们,莫说北伐,便是朕入寝都不安稳!”
“陛下所说可是梁山姜齐,芒砀山宋江二贼?”童贯微微一愣,随即开口问道。作为枢密使,他对于枢密院里的事务自然是了如指掌,对于梁山和芒砀山的崛起也早有耳闻。
“正是此二贼!”赵佶揉着鬓角,眉头紧皱,一脸的烦躁,“不管是梁山还是芒砀山,皆在京东西路,距离东京汴梁甚近,有此二贼在,朕夜不能寐啊!辽国不稳,咱大宋也不见得多安稳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