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金蜱记

";五月初五子时,九婴星象现世。";丘处机将冰晶放入李延龄掌心,";你要在卫河口做个选择:是用骨笛唤醒被囚禁的龙脉,还是让龙虎山的雷法劈开地脉。";

卫河口的芦苇荡在暮色中泛着血光。李延龄换上道袍,腰间别着丘处机所赐的";斩邪剑";。远处传来龙船的鸣锣声,三艘插着";龙";字黄旗的楼船正逆流而上。

";李将军好兴致。";赫连雪的声音从芦苇深处传来。她踩着水面而来,每一步都在江面上凝结出冰花。李延龄的骨笛突然发烫,他看见水中倒映出数百具浮尸,正是三年前战死的宋军将士。

";你用金蜱控制他们的魂魄。";李延龄握紧斩邪剑。赫连雪揭开面纱,完好的半张脸突然裂开,露出下面蠕动的虫群:";错了,是你们汉人皇帝用《太平广记》的禁术,将我父亲的魂魄封在地脉里!";

江心的漩涡突然扩大,露出青铜打造的祭坛。李延龄认出这正是城隍庙地下祭坛的翻版,九根蟠龙柱上缠绕着活人的肠子。当看到其中一根柱子上的护军虎头纹时,他的心脏几乎停跳——那是他长子所属的神卫营标志。

";以万人血祭,换地脉永生。";赫连雪张开双臂,江面上浮起密密麻麻的金蜱,";李将军,你儿子的魂魄就在祭坛中央。是要救他,还是要守护这个腐败的朝廷?";

远处传来雷声,李延龄看见龙虎山的雷法道士已经布阵。他摸出丘处机给的冰晶,突然发现上面刻着极小的一行字:";用骨笛唤醒龙脉,以血为引。";

";我选第三个答案。";李延龄将冰晶刺入心口,鲜血顺着剑身流淌,";以我李门三代忠魂,换地脉清明!";

斩邪剑发出龙吟,江面被红光撕裂。李延龄的身影在雷光中化作金色巨龙,撞向祭坛。九根蟠龙柱轰然倒塌,露出地脉眼深处的巨大漩涡。他看见赫连雪惊恐的表情,看见儿子的魂魄在漩涡中挣扎,更看见宋徽宗站在云端,手持《太平广记》露出冷笑。

当雷法道士们赶到时,卫河口只剩下半块骨笛和一滩凝固的金色血液。三年后的政和十年,开封府流传着新的志怪故事:有渔夫在黄河中打捞出块龙鳞,上面竟映出李延龄将军持剑斩龙的影像。

政和十年孟夏,东京汴梁的蝉鸣里浸着铁锈味。张择端搁下画笔,望着《清明上河图》中虹桥下的客船。本该空载的货舱里,分明晃动着青铜祭器的冷光。

";画师可曾见过此物?";身后突然响起清冷女声。张择端转身,见一戴帷帽的女子手持半块龟甲,正是三年前卫河口消失的赫连雪。

未等回答,女子揭开面纱,完好的半张脸已布满鳞片。她指尖在画卷上轻轻一点,虹桥的朱漆突然剥落,露出西夏文符咒:";丙午年五月初五,万人血祭";的字样在暮色中泛着血光。

千里外的大名府,李延龄的副将张虎正在擦拭将军的遗甲。突然,甲胄上的衔环自行解开,护心镜映出卫河口的血色漩涡。他耳边响起李延龄最后的嘶吼:";莫信龙虎山!";

与此同时,汴梁皇宫的艮岳深处,宋徽宗正将李延龄的骨笛插入青铜鼎。鼎中翻滚的药汤突然凝固,浮现出";龙脉已死";四个大字。道君皇帝的瞳孔骤然收缩,手中的《太平广记》无风自动,翻到";尸解仙";章节。

";陛下,金国国师求见。";童贯的通报声中,一股腥风卷着雪花涌入殿内。身着萨满服饰的女真巫师踏冰而来,背后跟着十二具青铜傀儡,每具傀儡的心脏位置都嵌着块龙鳞。

";赵官家好手段。";国师的女真语中带着生硬的汉语,";用李延龄的龙魂镇压地脉,却不知龙脉已被我族种下';冰蚕蛊';。";

徽宗的指尖抚过案头的汝窑茶盏,釉色中的冰裂纹突然蔓延至整座大殿。他望着国师背后的傀儡,发现其中一具的面容竟与李师师有七分相似。

小主,

李师师的妆阁里,名妓正在为客人唱新词。琴弦突然绷断,她看见镜中自己的影子变成了李延龄的模样。青铜镜突然炸裂,碎片在空中组成";卫河口";三个字。

";姑娘可是不舒服?";客人关切的声音中,李师师摸到了藏在袖中的龙鳞——那是李延龄战死前托人送来的信物。三年来,每当她抚弄这枚鳞片,总能听见黄河水咆哮的声音。

卫河口的芦苇荡在月光下泛着幽蓝。张虎依照李延龄的遗愿,将将军的衣冠冢建在当年祭坛遗址上。碑文中";尽忠报国";四字尚未刻完,地面突然裂开,喷出的不是泥土,而是密密麻麻的金蜱。

";将军显灵了!";士兵们惊恐后退。张虎却发现金蜱组成了北斗七星的图案,指向东北方的燕山山脉。他取出李延龄的佩刀,刀身突然发出龙吟,刀刃上浮现出";尽忠报国";的血字。

燕山深处,金国国师将十二具青铜傀儡埋入地脉眼。当最后一具傀儡入土时,整个山脉突然剧烈震颤,地缝中渗出黑色毒液。国师望着东南方的汴梁城,露出满意的笑容:";冰蚕蛊将顺着地脉啃食龙脉,不出三年,中原大地将化作冰原。";

汴京皇宫的星象台上,龙虎山张天师正在观测天象。他的脸色突然变得惨白,手中的浑天仪齿轮疯狂倒转,指向代表帝王星的紫微星——此刻,那颗星辰周围环绕着九颗暗星,正是传说中的";九婴噬帝";之兆。

";陛下,大事不妙!";张天师冲进艮岳时,正看见徽宗将李师师的画像投入青铜鼎。鼎中升起的烟雾凝聚成李延龄的身影,龙魂开口道:";赵佶,你用万人血祭修炼尸解仙术,终将招致天谴!";

徽宗癫狂大笑,抓起鼎中的龙鳞贴在胸口:";天谴?朕已与地脉共生,待修成金仙之日...";话音未落,鼎中突然喷出黑色毒液,将他的右臂腐蚀殆尽。

李师师的马车疾驰在汴河大堤上。她怀中的龙鳞滚烫如炭,指引着她来到李延龄的衣冠冢前。月光下,无数金蜱组成李延龄的轮廓,他的声音仿佛从地底下传来:";用我的骨血,唤醒沉睡的龙魂。";

李师师咬破指尖,将鲜血滴在墓碑上。大地剧烈震颤,李延龄的遗甲破土而出,穿戴在虚无的龙形气团上。龙魂仰头长啸,声震四野,震碎了金国国师的冰蚕蛊。

远在燕山的金国国师突然呕出黑血,他惊恐地发现,十二具青铜傀儡正在自行解体,化作金粉飘向汴梁。而他费尽心血种下的冰蚕蛊,竟被一股金色龙涎包裹,反哺了中原龙脉。

";不可能...";国师的声音被风雪吞没。他不知道,李延龄的龙魂早已与宋徽宗种下的尸解仙术同归于尽,而李师师滴落的龙鳞血,唤醒的是真正的华夏龙脉。

宣和七年,金军南下的铁蹄踏碎了汴梁的繁华。张择端在逃亡途中,将《清明上河图》投入黄河。画卷在水面展开,虹桥下的客船突然活了过来,船上满载的青铜祭器中,隐约可见李延龄的龙魂在护佑着难民。

许多年后,有人在黄河底捞出块龙鳞,上面刻着两行小字:";靖康耻未雪,龙魂守山河。";每当暴雨倾盆,人们总能听见黄河水咆哮中夹杂着战马嘶鸣,守护着这片多难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