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热闹的闲人一听,都说这掌柜的会说话,句句在理。
鞭头没想到姓林的会来这一手,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跟他叫板,心里犯了难。不接吧,这次可就栽大跟头了,往后别想在这街上混;接吧,教训那攀附权贵的人,明摆着就是得罪权贵,弄不好连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怎么办?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见大伙儿都盯着他,鞭头双手一抱,转了一圈:“既然林掌柜这么瞧得起我,这事儿我接了!七天之内,您就等我的消息吧!”围观的人群中传来了叫好声。
林掌柜还了一个揖:“那咱们就一言为定,到时候我在香荷酒楼候着您!”说完,就进了店。
在回去的路上,瘦子凑在鞭头耳边说:“鞭头,马六可是权贵跟前的红人,和他作对,您可得三思啊!”
鞭头嘿嘿一笑:“怕什么?爷就要赌这口气,不能让个破典当的把咱给看扁了!”
回去后,鞭头就动用了所有的力量和眼线,没过几天就把马六的行踪摸得一清二楚。原来,马六怕被人报复,在城中一处豪宅住着,还养了个歌姬,每个月十五都要偷偷陪这女人去清风楼听曲儿。
鞭头听后,眼睛珠子一转,想出了一个法子。
十五晚上,华灯初上,马六穿着锦袍,和歌姬坐着马车直奔清风楼。鞭头和几个小报的记者早就在楼上等候多时了。
谁知,马六刚进清风楼,忽然就停电了。等下人把蜡烛点好后,鞭头就傻了眼,马六不知坐在哪儿了。
见计划被打乱,鞭头略一思忖,立马又有了主意。他吩咐手下找到茶楼的小厮,塞了一锭银子,让他在开演前把一张纸条递给马六。等众人坐定后,小厮拿着纸条匆匆走到第三排,把纸条递给了一个梳着发髻的男人。鞭头紧张万分,紧盯着那个男人。只见男人打开纸条一看,脸色一变,起身就要走,却被他身边的女人不耐烦地拉着坐了下来。看来这个男人正是马六没错了!
演出开始后,鞭头打了个手势,两个手下装作来晚的样子,手拿茶票从第三排两头,边找座位边向马六靠过去。刚一走近,俩人同时举起用纸包的臭鸡蛋,砸向正在听曲的马六,然后撒腿就跑。
马六被砸了个正着,起身叫骂起来。这时灯光大亮,记者们立刻拿起手中的笔墨记录起来。
突然,清风楼里连续响起了三声惨叫,只见马六一个踉跄,倒在了座位上,不远处一个黑衣人迅速混进了人群之中……看得鞭头目瞪口呆,赶紧也跑出了清风楼。
第二天,小报就登出了马六被教训的消息。鞭头穿戴一新,带着一帮手下,大摇大摆来到了香荷酒楼,包房里早就摆好了一桌酒席。奇怪的是,他等了半天,姓林的却迟迟没露面。
鞭头正纳闷时,一个报童跑进来,拿出了一封信,说有人让他转交。鞭头急忙拆开一看,只见纸上写着一行字:多谢鞭头鼎力相助。正义之士。鞭头脸色顿时大变,连家也没敢回,立马雇了辆马车直奔京城,一口气躲了起来。
第二天,清平城里的人就议论开了,说权贵查出教训马六的是苦力帮伙头鞭头。鞭头这才醒过神来,自己被姓林的当枪使了!
直到多年后,鞭头才回到了清平城。他到处打听姓林的,要找他报仇,但却一直没见着他的人影。
后来,清平城来了新官,大力整治城中的地痞、混混和黑帮,该法办的法办,该惩处的惩处,鞭头也被抓了起来。
一个月后事情却突然有了转机,鞭头莫名其妙又被放了出来。他一打听才知道,原来新官接了个密信,说他鞭头教训攀附权贵之人有功,还有点良心,之前协助正义之士惩处过一个攀附权贵的人。新官一核查,确有此事,这才把他放了。
鞭头暗自庆幸不已,心中对那神秘的林掌柜也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,只是这清平城,再也不见林掌柜的踪迹,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,也渐渐在岁月里沉淀,成了人们偶尔谈及的传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