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微微抬手,目光扫过众人,缓缓说道:“都起来吧。”声音沉稳,透着历经沧桑后的从容。
众人谢恩起身,太皇太后这才将目光定格在叶萱萱身上,眼神里透着几分审视,又似有几分满意。
她缓步走近,拉起叶萱萱的手,轻轻拍了拍:“好孩子,快让哀家好好瞧瞧。”
叶萱萱微微颔首,脸颊微红,任由太皇太后打量。
“嗯,果真是生得标致动人,仪态万方,不愧是我燕朝未来的皇后。”太皇太后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,眼中的审视渐渐化为温和。
叶萱萱轻声道:“太皇太后谬赞,萱萱惶恐,唯有勤加修习,日后方能担起皇后之责,不负太皇太后与陛下厚望。”
太皇太后微微点头,拉着她一同在殿内的雕花椅上坐下,环顾四周,看到那些精美的服饰料子,说道:“哀家听闻陛下对你关怀备至,这些日子,可还习惯这宫中生活?”
叶萱萱垂眸,恭敬答道:“回太皇太后,萱萱一切安好,陛下恩泽,萱萱铭记于心。这宫中众人也都照料有加,并未有何不适。”
太皇太后轻轻叹了口气:“你这孩子,懂事乖巧,日后进了宫,与皇帝相互扶持,这宫中、这朝堂,可都指望着你们,早日诞下皇子,皇帝自登基以来,虽说政绩斐然,可到底年轻,有些事儿啊,还得你多帮衬着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叶萱萱心中一凛,明白太皇太后此番前来,既是探望,也是嘱托,连忙应道:“萱萱定当竭尽所能,辅佐陛下,为陛下分忧!”
太皇太后又与叶萱萱聊了些家常,言辞间满是感慨。末了,她从手腕上褪下一只羊脂白玉镯,递到叶萱萱面前:“这镯子,是哀家与陛下先祖定亲之物,哀家戴了大半辈子,今日便传给你,权当是给你的见面礼,望你日后母仪天下,与皇帝恩恩爱爱,白头偕老。”
叶萱萱见状,忙起身跪地,双手接过玉镯,眼中含泪:“太皇太后如此厚爱,萱萱何德何能,定当珍之重之,不辱使命。”
太皇太后起身,再次扶起叶萱萱,目光望向殿外,似是透过这宫墙看到了更远的地方:“大婚之日将近,宫中上下都要打起精神,务必把事儿都办得妥妥当当,莫要出了差错。”
说罢,她看向叶萱萱身边的翠柳等人,眼神里带着警示。
翠柳等人赶忙屈膝行礼,齐声道:“奴婢们谨遵太皇太后懿旨,定当尽心竭力伺候姑娘,不敢有半分差池。”
太皇太后微微颔首,这才又转向叶萱萱,轻轻拍了拍她的手,语重心长道:“萱萱啊,你嫁入皇家,往后的路便不同寻常了。这宫中人心复杂,波谲云诡,你需得处处谨慎,步步小心。哀家瞧着你是个伶俐的孩子,但愿你能与皇帝相互扶持,为皇家绵延子嗣,也让这后宫安宁祥和。”
叶萱萱垂首,柔顺应道:“萱萱记下了,承蒙太皇太后教诲,萱萱必以皇家为重,以皇上为重,守好本分,不负所望。”
太皇太后嘴角浮起一抹欣慰的笑意,又叮嘱了几句琐碎的大婚筹备事宜,诸如礼服的绣样、喜宴的菜品之类,叶萱萱皆一一用心聆听。
待从太皇太后宫中出来,叶萱萱沿着长长的宫道缓步而行,翠柳跟在身后,轻声道:“姑娘,太皇太后今日这一番话,足见对您的看重,往后在这宫里,咱们也算有了依仗。”
叶萱萱却轻轻摇头,目光透着几分凝重:“依仗?这宫中的依仗最是靠不住,今日得宠,明日或许便失了势。太皇太后虽慈爱,可她终究要顾全大局,咱们能依靠的,唯有自己的心智与谋略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