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纷纷点头,面露悲戚之色。一位面容清瘦、眼神却透着精明的谋士轻抚胡须,微微皱眉道:
“起义之事,迫在眉睫,但切不可莽撞。当下朝廷虽腐朽,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兵甲钱粮、城防关隘,皆不可小觑。我等需谋定而后动,先积聚粮草、广纳贤才,联络四方有志之士,成燎原之势,方可与之一搏。”他语速不快,却字字珠玑,众人皆侧耳倾听,陷入沉思。
“先生所言甚是,我已派教中兄弟暗中联络周边山寨绿林,不少豪杰听闻我教大义,愿携手共举大事,粮草方面,也陆续有些囤积。”
负责后勤调度的长老接话道,他头发斑白,面容憔悴,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,这些日子为筹备物资,奔波劳碌,整个人都瘦了一圈:“只是,这兵器装备,仍是短缺,缺铁少硝,打造不出精良家伙,难敌官军啊。”
帐内一时议论纷纷,众人各抒己见,或忧心忡忡,或摩拳擦掌。教主目光扫过众人,这些生死相随的兄弟姊妹,便是圣教最坚实的脊梁,也是最坚实的棋子。
“莫急,我已探得一处官仓,囤有大量兵器甲胄,若能设法夺取,可解燃眉之急。只是守卫森严,需精心布局。”
教主沉声道,眼中闪过一抹决绝。
“教主,此事风险颇高,万一有失……”有谨慎者出言提醒。
“为成大业,何惧风险!我意已决,即刻挑选精锐,制定方略,今夜之后行动。”教主斩钉截铁,不容置疑。众人见此,纷纷起身,抱拳应诺,那股同仇敌忾之气,似要将帐顶掀翻。
“大事将至。”红莲圣教教主,目光扫过众人:“起义之后,下一步该如何,从何处着手?”
……
负责情报的堂主幽影,身形鬼魅般从阴影中闪出,嗓音沙哑低沉:“回教主,据我堂探知,燕国军队如今主力多在北部边防,与蛮族对峙,京城兵力空虚,南方诸郡县虽有守军,却军备松弛,正是咱们起事的良机。只要咱们迅速集结力量,拿下几座关键城池,开仓放粮,必能引得四方灾民响应,届时星火燎原,朝廷首尾难顾。”
众人闻言,眼中光芒大盛,纷纷点头称是。
然而,教中素有智囊之称的左使沐云却微微皱眉,轻抚胡须,缓缓开口:“此举虽有机可乘,但亦危机四伏。我教多是穷苦百姓出身,虽有满腔热血,可论作战经验、军备器械,与朝廷正规军相比,相差甚远。一旦起义,朝廷必定全力镇压,若初期不能站稳脚跟,陷入持久战,咱们粮草物资供应不上,军心必乱。”
沐云之言如一盆冷水,浇得众人发热的头脑稍许冷静。帐内一时陷入沉默,唯有烛火噼啪作响。良久,玄风教主微微颔首:“左使所言有理,那依你之见,该当如何筹备?”
沐云上前一步,摊开一幅羊皮地图,上面圈圈点点标注着各地兵力、物资储备与地形要害。“咱们需先打下,端城,以此练练兵,凭借地为根基,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。”
他手指划过地图上端城:“同时,派遣得力人手,联络各地绿林豪杰、不满官府的乡绅富户,筹集钱粮、兵器。再者,散布流言,揭露朝廷恶行,为起义造势,让民心倒向咱们。”
众人围拢过来,目光随着沐云手指移动,纷纷陷入思索。玄风教主目光深邃,凝视地图许久,猛地抬头:“就依左使之计行事!炎烈,即刻准备起义事宜,日夜不辍,务必在明日初见成效。”
“遵教主令!”炎烈领命,大步而去,身上铠甲碰撞,发出铿锵之声。
“幽影,情报之事,关乎生死,你继续加派人手,紧盯朝廷动向,一有风吹草动,即刻回报。”红莲教主叶玄风望向幽影,眼中满是信任与重托。
“属下必不辱命。”幽影身形一闪,消失在帐后。
安排完军事与情报,红莲圣教教主叶玄风又看向负责后勤的长老:“教中物资储备、粮草筹备,便由你统筹。灾民中不乏能工巧匠,组织他们打造兵器、修缮甲胄,不可懈怠。”
长老却坚定地点头:“教主放心,属下定当全力以赴,定不让教中兄弟饿着肚子、空着双手上阵。”
商议既定,众人各司其职,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红莲圣教在流民营地施粥舍药,教众们亲力亲为,照顾伤病,孩童们的啼哭声渐少,百姓望向圣教众人的眼中,满是感激与希望。
————
羿日。
连绵不绝的灾民营地中。
一座相较之下还算高耸的土台突兀而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