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七章 以点带面

老人弯腰摸了摸孙女的头:“小荷乖,马上就轮到我们了。”

刘晏注意到这对祖孙,走上前去。老人见到官员靠近,本能地将孙女护在身后,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。

“老人家,您从哪里来?家里其他人呢?”刘晏尽量放柔声音问道。

老人犹豫了一下,还是回答了:“回大人话,小老儿张德全,是河间的木匠。家里...家里就剩我和小荷了。”老人的声音哽咽,“地震那天,儿子和媳妇在铺子里...房子塌了...”

小主,

“唉!”刘晏蹲下身,平视着小女孩:“你叫小荷是吗?多大了?”

小女孩怯生生地伸出五根手指,又缩回爷爷身后。

“大人,粥...”张德全看着前面移动的队伍,显得有些焦急。

就在这时,人群后方突然传来一阵喧闹。

刘晏心头一紧,快步赶过去,只见几个身形剽悍的大汉正与灾民们推搡。

“你们是何人?竟敢在此扰乱赈灾!”刘晏怒喝道。为首的大汉一脸横肉,却在对上刘晏目光时微微一怔,随即抱拳行礼:“大人息怒,我们兄弟几个并非歹人,只是太饿了,言语间起了些冲突。”

刘晏目光如炬,紧紧盯着为首大汉,那大汉被瞧得心里发毛,却仍强装镇定。刘晏扫视一圈,见周围灾民个个面黄肌瘦、衣衫褴褛,眼中满是对食物的渴望与对未知的惶恐。

他先是转头看向灾民,提高音量:“大伙莫慌,陛下仁善朝廷的赈灾粮虽眼下不算充裕,但后续必定源源不断运来,定会保大家熬过这灾荒。”

灾民们听了,低声议论纷纷,神色稍缓。

刘晏心中虽对为首大汉的话仍存疑虑,但眼前赈灾事宜刻不容缓,他暂且按下心思,只冷冷瞥了那几人一眼,沉声道:“既已知错,便莫要再生事端,速离去吧。”

那几个大汉喏喏应下,却在转身之际,彼此交换了一个隐晦的眼神,隐没入人群之中。

刘晏不动声色地打发走那几个大汉,目光却暗自留意他们离去的方向。

待其身影消失在灾民队伍尽头,他迅速招来身边最为机敏的两名心腹衙役(召唤人物,可附属精锐三班衙役)压低声音吩咐道:“换了行装,悄悄跟上那几人,莫要打草惊蛇,查清他们的落脚点和底细,一举一动,速去速回报我。”

两名衙役领命,不动声色地混入人群,远远缀在那几人身后。

————

三班衙役,平日里在城中维持治安,此刻面对经常下来的巡查赈灾事宜的大员,也放下往日威风,忙碌于各项救灾事务。城外,简易的窝棚一座挨着一座,在风中摇摇欲坠。

窝棚内,几口大锅热气腾腾,煮着的稀粥散发着微弱的香气。这香气,在饥饿的灾民闻来,却如同救命稻草。灾民们衣衫褴褛,灰头土脸,男女老少相互搀扶,排着长长的队伍,缓慢地向前挪动。

队伍前端,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妪,身形佝偻,双手颤抖地捧着破碗。她眼中满是感激,口中喃喃:“多谢官爷,多谢……”分粥的衙役面无表情,机械地将一勺稀粥倒入她碗中,粥水溅起些许水花,老妪却视若珍宝,小心翼翼地端着往窝棚角落走去。

那里,她年幼的孙子正眼巴巴地望着,小脸上脏兮兮的,唯有一双眼睛透着光亮。老妪在孙子身旁蹲下,用勺子一点点喂着,嘴里念叨:“慢点吃,莫急,还有呢。”

不远处,几个年轻力壮的灾民却面露不满。其中一个高个子,肌肉紧绷,青筋在黝黑的手臂上暴起,他捏紧拳头,冲着分粥的队伍喊道:“这哪够吃啊!咱干一天重活,打了多少棚子?就给这点稀汤寡水,朝廷就是这么赈灾的?”

周围的灾民们闻言,有的低头叹气,有的眼中闪过一丝附和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