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在厂里控制几个关键岗位——配电、物资、保卫、通讯。然后等待外部的消息。等父亲的联络人带来指令,我们就行动。”
“行动的意思是……武装?”
拉夫连季目光一沉:“我们是复国军,不是游击队。当然要武装。”
现场一阵低哼声,有兴奋,也有恐惧。
“你确定你父亲的人会来?”
“他不是‘人’,他是俄罗斯荣耀的残存。”拉夫连季一字一句,“现在,只差我们做出选择。”
六人沉默。黑暗中,灯泡微微闪动,如心脏抽搐。
第二天凌晨,保尔独自在车间内检视前一晚的焊接质量。他用尺测了一块骨架的倾斜角度,正准备记录,突然注意到配电盘边有一串未登记的工具箱。
他走过去翻看,发现一张小纸条夹在钳子下:
“十月结束之前,终结赤色幽灵。”
他盯着这行字,神色复杂。字迹不熟,但语气太熟。他知道这种话不是愤怒,是计划。
他把纸条藏进衣袋,默默回头,望着这座即将重生的车间。他的眼神冷了几分。
天将亮,生产又将开始。
焊接的火花将继续飞溅,但在火花背后,阴影也开始蠢动。
革命的建设者与旧时代的残党,正在同一间工厂内,为不同的未来而动。
1929年10月18日,基辅,第十二机械厂。
清晨,保尔·柯察金站在办公室的窗前,手中紧握着那张匿名纸条。窗外,工人们正有序地进入厂区,开始新一天的工作。焊接的火花在晨曦中闪烁,但保尔的心情却异常沉重。
他深知,这张纸条所透露的信息可能意味着厂内潜藏着反革命分子。经过一夜的思考,他决定将此事上报给莫斯科。保尔走到办公桌前,拿起笔,郑重地写下报告:
致全联盟共产党(布尔什维克)中央委员会:
我谨向中央委员会报告,在我厂发现匿名纸条,内容涉及反革命言论,妄图颠覆苏维埃政权。鉴于事态严重,特此上报,请求指示。
小主,
此致
革命敬礼!
保尔·柯察金
写完后,他将纸条和报告一同封入信封,亲自前往电报局,通过加密电报将信息传递至莫斯科。
1929年10月20日,莫斯科,克里姆林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