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4页

黎家学校分小班大班,四年一班。

盖学校前,顾兆就和周周商量这学校招生怎么做怎么开,现代的六岁上小学,读六年级,显然是不符合现在的民情。

时间太久了,再者时下都喜欢按虚岁叫,六岁实岁五岁的,有的更是四岁,那真成幼儿园了,便定了八岁以上。

“八岁能干活了,学费少收一些,每日上课少,加一些轻便的活。”黎周周说。

顾兆觉得挺好的,他以前念小学寒暑假返校还要去操场锄草。学校的活那便是打扫卫生,洗个盘子碗,擦擦桌子,叠被子收拾宿舍种种。

挺好的。

小班是基础启蒙,科目也不多,认字、基础算术这两门,娱乐课就是体育——锻炼身体,跳跳操跑跑步踢个足球,再来一门技术课,基础刺绣。

统共就是四门课,按照现代排课程表,七天休两日。

大班这是顾兆和周周对学校办得好的延伸,专注技术性课程,要是以后能找到好的刺绣师傅,那得进阶版刺绣课,还有别的课程。

这些不急,先抓扫盲。

官学那边不用顾兆操心什么,这个时代的局限性,读书科举总是少部分人才能参与的,所以要用来实现扫盲,人人读书,不切实际,这地方就是残酷的,就是淘汰制,自然也有奖励制。

为何学校也收男孩,若是读得好了,一两年便能看到天赋,夫子写了推荐信,去隔壁官学参加考核,能被录取,便能免一半的学费,一年二两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