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有奖学金、补助金。
给寒门子弟一个机会,那便是一两银子的学校了。
顾兆以前在村中念书,每年给赵夫子的束脩都是二两银子。若是连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,那说真的,目前现阶段的家庭,是真的送不起孩子科举。
“我想再盖个学校老师宅子。”顾兆有这个打算,但如今不急,慢慢来。
十位夫子也是有薪酬的,按照职位给的——自然现在都是同一起跑线,那便按学历先给,举人每年二百两银子,进士三百两,包吃包住,身边小厮车夫的月钱也是顾兆掏。
相当于给配司机和保姆阿姨。
别的官学赚不赚钱顾兆不知道,反正昭州城的官学是别想着赚钱,能包住本就算好的了。至于学校,那更是赔钱干,可顾兆干的乐意痛快。
自昭州的告示发出后,最远的岷章四天收到信,最近的一两天就能收到了,县令得了文书,见是官学,或是激昂感动的,或是佩服顾大人的,还有吉汀县令,得知顾大人是孙大家的徒弟,更是兴奋的脸涨红,后悔当初顾大人前来吉汀,怎么就没能好好秉烛夜谈说说文章呢?
等看到了学校文书,皆是不可置信,最后再三确认无误,反正各个态度不提了,就是顾大人的迷弟——吉汀县令也是一时半会消化不了。
但不管各位心中如何想,顾大人不管,顾大人一言堂,让发告示命令即可。五位县令只能乖乖照办。
三月中,昭州城东热闹非凡,以前南城门冷落,不似北门繁华,如今这些日子,各府县赶车马送人的,还有走路的,背行囊推车的,多是长者带着家中的小辈。
来昭州城上学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