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太后现在说话,怎么也吞吞吐吐了?
听到有关大将军,陈汤的心里就畏惧害怕,外加几分焦急。
毕竟,皇帝可是要从霍光那里夺取军权的。如果自己升职校尉,哪怕是步兵校尉,自己也大可以跟皇帝报喜,告诉皇帝,万一真的发生了不测之事,陛下还可以临幸上林苑,那里有臣的一千八百精兵护驾!
偏偏太后“拿壳子”(云南话“吊胃口”之意)不往下说了。没法子,陈汤只好恭敬请教:
“太后,臣不知大将军如何说的?”
太后看看陈汤,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休论大将军如何说话,只说你。若你果然尽忠尽职伺候好了本宫,难道一个校尉,本宫就给不出手?”
按理说,陈汤身为期门令,尽职尽忠伺候的,应该是皇上。
当然,皇太后也应该好生遵奉。
但现在太后的话,陈汤总觉得味道哪里不对。
不应该先说伺候皇帝?
嗯,皇太后伦理上是皇帝的母亲,当然可以把皇帝忽略不计。
暗暗责怪自己,怎么变得主次不分了!琢磨太后的话干嘛?赶紧当上校尉,就可以跟皇上邀功请赏,趁皇上高兴,把赐婚的事情落实下来,新婚之夜,昭君还能责怪自己上次的咸猪手不成?
哼,那时候,可是比摸一把更过分,是夺取昭君的身子!
是啊,何必计较昭君现在对自己的冷淡态度?只要皇上开了金口,自己不就大功告成?
赶紧问太后:“小臣当然要对太后对皇上尽忠尽职啊,否则岂不是贰臣了?”
太后淡淡一笑:“你知道就好。对了,本宫让你给皇上说做个太平天子,这句话,你说过了吗?”
陈汤心中暗念侥幸,这句话,自己还真是给皇上说过了。
“小臣对太后的懿旨,自然不敢怠慢,早就跟皇上奏明了。”
太后回过头来看看陈汤:“皇上怎么回答?”
陈汤老老实实地回答:“皇上说,如人丰物稔,四境平靖,当然要做个太平天子。”
太后“哼”了一声。
按理说,皇上这个回答并没有毛病。
但太后并不满意。